发布时间:2023-10-13 10:55:41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新近公布了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录。我市高邮界首镇、临泽镇双双入选。此前,在第六批榜单上,江都邵伯镇、大桥镇榜上有名。至此,扬州共有四座“国字号”小镇。“国字号”至大,小镇在地理版图上又确实很小,巨大的“反差”之间,恰是最令人好奇、心驰神往的地方。一依水——亘古不变的,是“小镇们”对水的依赖漕运,承担着粮食运输的重要功能,也“运”来了交通、经济、移民、商贸和税收,深远地影响了一方乃至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水声是最灵动的闹铃,每天清晨,傍河而居的古镇居民们都被这潺潺的流水声给唤醒。河边永远都是忙碌的,古时的商船如织成就了小镇的繁荣过往,如今的家巷闲居升腾起小镇的氤氲烟火。斗转星移,物是人非,亘古不变的,是小镇对水的依赖。这四个“国字号”小镇中,邵伯、大桥、界首紧邻运河,因河而镇、因河而兴;临泽镇沿河而建、依水而居,周边有河、为河中有镇。邵伯,是大运河沿线遗产点最多的古镇。小镇沿古河道由北向南依次保存有大马头、竹巷口、朱家巷、庙巷口四个古码头,其中,在邵伯老街的入口处,就是乾隆皇帝登过的大马头。大马头并不大,陈年老旧的石阶从青砖斑驳的圆洞门里落下,一阶又一阶,深深探入古运河,临水的一段青苔斑驳,在水中飘摇。甘棠树的树冠遮蔽了大片青碧的天空,河堤上翻新的步道与民居已经翻修一新。隔了不多远的邵伯老街内,不少旧时商号的招牌还在,只是没了曾经喧闹的样子,时光也在这里交错。离了河边,便是穿越。得邵伯湖水鲜、大运河之便,甘棠路的尽头有数十家打着龙虾招牌的饭店,无一不装修精美、风格现代,很多人认识邵伯也便是从味蕾开始的。到了龙虾季,八方食客循着美味在这里汇聚,古老的小镇又变回了曾经的模样。二烟火——石板交错,被岁月的脚步磨得溜光古镇内,大多都有一条青石板路铺就的老街,石板交错,被岁月的脚步磨得溜光。一般来说,老街并不宽敞,也可能已经与周围格格不入,但是不难想象,这里也曾经市井繁荣、商贾云集,现在的它,更像个迟暮的美人,散发出不一样的韵味。河镇相依的大桥镇,初入它时,只见现代化的高楼林立,6车道的马路干净整洁。这分明是一座“城”啊。然而,越往中心去,才寻得了真正的镇子所在。镇内,有一条横贯全镇东西而又蜿蜒弯曲的石板长街,紧邻运河。石板街始建于明末清初,是当年由镇上商铺、寺庙、乡绅、民众出资,从江南选购了近万块花岗石铺筑而成。建镇之初,主要街道设有十三道圈门,至晚闭门,内外隔绝。镇内建筑大都采用“一府跨二街,左右都相连”格局。与条石街相匹配的是鳞次栉比的明清格局的民居,夹道而筑。其间不乏刘家大院的皖南特色、束家古宅的江南风格、“黄岗别墅”的中西合璧等等这些精品建筑。如今,老街老了,沿街挤满了售卖小商品的店铺,偶有几间装修新潮的美甲店或饰品店,在老街里倒更像个“入侵者”。对于镇外的人来说,这里是陌生的,但是,一入老街,便能融了进去。老街的人似乎特别喜欢聊天,从西走到东,走一路,便和沿街的商户聊一路。三驿站——车马很慢的历史和过往在此一一“停靠”人生最幸福的状态,有人爱,有事做,有所期待。书信,便是寄托了爱与期待的载体,在通信并不发达的过去,“邮”是唯一的沟通载体,一封封来往的书信,交织出密集的情感和信息网,令高邮这个“东方邮都”绽放光彩。其中,界首便是一个最闪亮的一颗明珠。濒临运河和高邮湖,赋予界首突出的区位、交通优势,元代朝廷即在此设立界首驿站,明洪武年间界首驿规模进一步扩建,界首成为朝廷整个信息传输网络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明初,朝廷在全国各地交通要道上设立运递官方物资及军需的机构递运所,界首为首批设立递运所的地方。加之明代漕运的迅速发展,界首成为漕运以及各种重要物资的集散地,经济、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给界首集镇建设和商贸业的繁荣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界首迅速发展成为运河沿线的一个商贸重镇。史志中留存的近百首题咏界首的古诗词,差不多都涉及到高邮湖、运河以及界首驿。界首驿站运行历史达70O年之久,从设立驿站,到裁驿归邮,其历史脉络十分清晰。并以依傍运河、水马并行为特色,在传递政令、飞报军情、迎送官员等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界首驿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盂城驿一道,构成了高邮一城两驿的鲜见体制,共同见证了中国邮驿制度的演变历程。“小镇们”,是一座座“驿站”,历史在这里一一“停靠”。四接轨——并不偏安于一隅,驰骋将来芦苇飘摇,天、地、水、人,便在此处融为一体。这里是临泽,因东临芦苇泽地得名。秦王子婴开凿的子婴河环绕镇区走了一圈,一路高歌直奔东海,留下了“于今临泽属高邮,回首南朝县枕流。剩水回环浑似带,繁华街市共门楼”的千古佳话。拥有多年历史的临泽,自古就是高、宝、兴三县交界处的商品集散地,据《高邮州志》记载,清光绪年间,高邮范围内有典铺5家,其中临泽有两家,见证其当时的经济繁荣。两千年来,临泽虽历经多番风雨,老镇区但仍保延续了南宋以来的城镇格局、历史风貌和周边水系,风貌独特。小镇,并不偏安于一隅。以临泽为例,如今,临泽镇特编制了《扬州市高邮市临泽镇古镇保护规划》,招商引资,因地制宜推进旅游产业,以期重铸“秦汉水乡、六朝县治、抗金壁垒、明清商埠、红色老区、百强重镇”。惟愿“小镇们”驰骋将来。林倩雯撰稿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shouzx.com/jssms/8867.html
上一篇文章: 高邮挖掘本地红色资源推进廉洁文化教育西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